例2、《左傳》上有"一鼓作氣"的話,是說戰(zhàn)斗的,后來所謂"士氣"就是這個氣,也就是"斗志" ,這個"士"指的是武士,孟子提倡的"浩然之氣",似乎就是這個氣的轉變與擴充,他說"至大至剛",說"養(yǎng)勇"都是帶有戰(zhàn)斗性的,"浩然之氣"是"集義所生","義"就是"有理",或"公道"。后來所謂"義氣",意思要狹隘些,可也算是"浩然之氣"的分支,現(xiàn)在我們常說的"正義感",雖然特別強調現(xiàn)實, 似乎也還可以算是跟"浩然之氣"聯(lián)系看的。至于文天祥所歌詠的"王氣",更是跟"浩然之氣"一脈相承。
這段文字意在說明:
A.氣的概念演變
B.解釋《左傳》中的"一鼓作氣"
C.氣是積極戰(zhàn)斗的
D."一鼓作氣"與"浩然之氣"一脈相承
【解析】與例1類似,此題雖然設問是"意在說明",但實際上四個選項都是基于原文內容的,所以按照主旨概括題來完成。
文段中首先說《左傳》中對"氣"的解釋,接著有講了"氣"在"后來"和"現(xiàn)在"的含義。整個語段是一個承接關系,所以強調時序性,也就是強調"氣"這一概念的演變。
例3、對于假的東西,只是堵,不講明必須堵的道理,也會有副作用,例如對于假鈔,如果只是沒收,不指明他的危害,人們反而會產(chǎn)生疑惑甚至不滿,對于假道理,除了觸犯法律的可以采取法律手段,依法取締禁止外,其他的必須揭露批判它假在哪里,危害在哪里。
這段文字意在說明:
A.講道理要以理服人
B.假道理的危害
C.道理也要打假
D.對于假的東西,只是堵,不講明必須堵的道理,也會有副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