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財經日報5月17日報道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會不會成為中國系統(tǒng)性金融風險的爆發(fā)點?日前,高盛發(fā)布了中國已成“負債”大國的報告。
國家發(fā)改委財政金融司司長徐林近日在首屆中國金融安全高級人才開發(fā)論壇上表示,雖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值得高度關注,但“不認為這有現實的風險爆發(fā)可能”。
中國銀監(jiān)會主席劉明康在4月20日銀監(jiān)會召開的2010年第二次經濟金融形勢分析通報會議上介紹說,至2009年末,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余額為7.38萬億元,同比增長70.4%。
隨即有媒體報道,5月初各家銀行要向監(jiān)管層提交對地方融資平臺貸款“解包還原”后的初步清查報告,而5月中旬,一份對該問題的階段性匯總報告將會遞交到相關管理機構。
在徐林看來,“雖然全球不少國家都面臨主權債務危機,但是中國中央政府加上地方政府的債務并不算高,我看到的一些研究機構的報告,對于這個債務的估計都是在50%以下,我估計是在40%~50%。”
他認為中國和經合組織(OECD)一些國家相比,中國的累計債務占GDP的比重在40%~50%之間。而且中國政府和任何一個其他國家的政府相比有獨特的優(yōu)勢,即中國政府的資產非常多,土地是一方面,另外還有很多可變現的國有資產,一旦需要可以變現,這是西方國家所不具備的。
但徐林強調,這并不意味著不需要加強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管理。此前,由于《預算法》等有關法律嚴格禁止地方財政出現赤字和地方政府舉債,所以中國此前并沒有對地方政府建立一套全面的債務管理體系。“但是我們從現在開始,就把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管理體系建立起來,我覺得來得及,不會出問題。”徐林在表明這份信心后,也補充說了句,“但是千萬不要去擠這個泡沫。”
其實,地方融資平臺的搭建也與地方政府過度依賴“土地財政”息息相關,地方債務的風險也隨之而來,對此問題,全國政協(xié)經濟委員會副主任、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在論壇發(fā)言稿中也表示,當前,“土地財政”成為我國系統(tǒng)性金融風險的一個隱患,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一半依靠土地出讓金,房地產的結構不合理,農民在土地出讓中利益受損,矛盾越來越多。
這些都可能引發(fā)金融風險,為此,鄭新立提出兩個建議,一是推進中央和地方財政體制的改革,根據中央和地方事權來確定財政收入的支配權,二是推進城市投融資體制市場化改革,籌建公用事業(yè)投資基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