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.異中辨異
有些相異的材料,它們之間有明顯的分歧點,我們找出分歧點,從它們的分歧點處入手提煉觀點。
【例3】
?、偎自捳f:“一個巧皮匠,沒有好鞋樣;兩個笨皮匠,商量出鞋樣;三個臭皮匠,賽過諸葛亮。”
?、谒自捰终f:“一個和尚挑水吃,兩個和尚抬水吃,三個和尚沒水吃。”
這則材料中的人物身份、事情、結(jié)果都不相同,但我們可以找出一些共同點:同樣是3個人,同樣是要做一件事。可是,為何同樣是3個人卻產(chǎn)生如此不同的結(jié)果呢?他們的分歧點在哪里呢?3個臭皮匠心往一處想,勁往一處使,做成了好鞋樣,賽過了諸葛亮;3個和尚心也往一處想——要吃水,可是他們互相推諉,不往一處使勁兒,3個和尚都沒水吃??梢娝麄兊姆制缭谟谑欠颀R心協(xié)力。抓住分歧點,可以提煉這樣的觀點:
(1)齊心協(xié)力才能取得成功;
(2)做什么事情都要心往一處想,勁往一處使。
4.互補疊加
有些材料性質(zhì)是同一的,但各自并不全面,而是互為補充的,只有將它們疊加起來,才是科學(xué)合理的,也只有這樣才能提煉出正確的觀點。這就是互補疊加法。
【例4】
①佛羅倫薩詩人但丁的名言:“走自己的路,讓別人說去吧!”
②波蘭諺語:“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。”
這兩則材料都是講如何走好人生之路。材料①“走自己的路”強調(diào)要有堅定的信念;材料②“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”是講走路時要有虛心求教的精神,要善于聽取他人指導(dǎo)。兩者誰是誰非呢?都很有道理,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,兩者具有很強的互補性,若將兩者結(jié)合起來,就既全面又很合理。因此,可以提煉這樣的觀點:既要有“走自己的路”的堅定信念,又要有“常問路”的謙虛精神,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。
綜上所述,根據(jù)材料提煉觀點,前提是要讀懂材料,在此基礎(chǔ)上,恰當(dāng)?shù)剡\用一種或幾種分析方法,無疑大有裨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