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時政熱點:社會對老年人不夠寬容
近日,臨沂“暴走團”事件引發(fā)關注。一支由中老年人組成的晨跑團,遭到一輛出租車沖撞,導致一人死亡,兩人受傷。多位親歷者承認,事發(fā)時,他們正在機動車道上“暴走”。該“暴走團”的隊長接受采訪時表示:“現(xiàn)在社會上整體對老年人不夠寬容……不能只是因為年齡,就貼上標簽。”
2017年時政熱點:社會對老年人不夠寬容
更像是政策不寬容
一個社會最可貴的是寬容,最可怕的是對立。“社會對老年人不夠寬容”的表態(tài),最怕引發(fā)對立情緒,導致有些人用“老年人不夠友好”回嗆過去。一段時間以來,輿論場有沒有傳遞出不夠寬容老人的跡象?
這種不夠寬容,大致是從“扶不起”開始的——那句“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”含義頗深,又隨著廣場舞博弈進入高潮。“暴走團”被撞,明明是一起悲劇,但在有些人那里,又演變成一場對老年人的集體譴責。
老年人有養(yǎng)老的需求,也有娛樂和運動的需求。很多人不是不接受廣場舞,而是不接受廣場舞擾民;很多老年人不是只對廣場舞有興趣,而是沒法發(fā)展和滿足其他興趣。廣場舞引發(fā)的沖突,與其說是群體利益沖突和文化觀念隔閡,不如說是公共資源投放不足、不均而致。當前,公共文化平臺和公共活動空間的供給不足,與公共生活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。最近有報道稱,廣州出現(xiàn)了老年大學招生爆滿的情形。這從一個側面表明,老年人有著豐富的精神文化需求。
有需求就要有供給。這些年來,城市已經開始重視公共文化平臺和公共活動空間的規(guī)劃和搭建。只是由于歷史欠賬太多,供給與需求之間還有很長的距離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這更像是一種政策不寬容,而非人不寬容。并且這種政策不寬容可能催化了人的不寬容,進而加劇了隔閡和沖突。這也提醒城市,必須圍繞人的全面發(fā)展、老年人的多元需求,盡快讓宜居名副其實。(毛建國)
“寬容”的邊界是法律
不知道這種“社會上整體對老年人不夠寬容”的判斷從何而來?筆者也是老年人,但并未感覺到不被社會寬容,反倒覺得,一些老年人的所作所為讓人齒冷,敗壞了老年人的整體形象。
就以這次事故為例,如果不是“暴走團”在機動車道上暴走,那么司機即便走神也不一定撞到人吧。作為“暴走團”的組織者,難道不該先反思自己的過錯嗎?
該組織者解釋,“暴走團”上機動車道是有原因的,一是便道在維修不好走;二是早晨馬路上沒什么車。這真是理由嗎?便道維修,不能改路線嗎?繞行懂不懂?歇兩天不走行不行?馬路上沒多少車的時候多了去了,行人都可隨意占用嗎?車速那么快,開到眼前不過是幾秒鐘的事情,誰能保證始終、絕對安全?再說,法律從來不是有人看著的時候才需要去遵守,而是時時處處都要遵守,隨意“變通”就得承擔風險和后果。
對老年人違法的處罰,相關法律上已有相應的“寬容”措施和安排,依法辦事即可。如果再隨意“開口子”,要求在法外“寬容”老人,那只會讓更多老人有恃無恐,甚至導致更多人輕視法律。日前,青島的老人“暴走團”在機動車道上行走,逼著汽車跟在后面“龜行”,這就叫“寬容”了?如果都這樣“寬容”,公共秩序怎么保證?
人人都是從幼到老走過來的,尊老的前提首先是自尊——自己“放蕩不羈”、為老不尊,還要人尊重、寬容,這邏輯對嗎?
添加您的專屬公考咨詢師
掃碼免費領取專屬學習禮包
領取資料 咨詢優(yōu)惠